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综合信息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视频中心
新闻发布会丨推进ESG可持续发展行动,云南这5家企业成绩亮眼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7日 来源:原创 阅读:6312

推进ESG可持续发展行动,云南这5家企业成绩亮眼


8月7日上午,云南国资国企ESG可持续发展行动新闻发布会(省属企业联合发布第二场)在海埂会堂召开,5家省属企业发布本企业ESG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上半年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增长80%

经营净现流45.6亿元、增长21%

“一利五率”实现五个同比增长

绿色能源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近7%


在践行能源安全“国之所需”中彰显担当

全面履行“顶梁柱”、“压舱石”责任使命


一是满负荷、全发力,确保电力供需平衡

各发电企业高比例开机、高负荷出力。2022年,所属三家火电企业累计发电超100亿千瓦时;今年上半年累计发电77亿千瓦时,同比增发23亿千瓦时、增长43%,红河电厂利用小时达4090小时,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守底线、保库存,强化要素兜底保障

抓好机组可靠性管理,建立发电设备“点检、运行、维护”三层防护体系,守住发电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保供的底线。统筹资金8亿元全力以赴满足电力保供用煤需求,上半年采购电煤578万吨、增幅48%,采购高热值省外煤129万吨、增幅350%。

三是补短板、强支撑,夯实我省能源安全基础

集团所属红河电厂70万千瓦高效清洁煤电扩建项目,在全省480万千瓦火电保障机组中首家核准、首家开工,力争2024年底投产发电。同时,加强绿色天然气战略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获取昭通大关页岩气探矿权并启动地质勘探,曲靖、玉溪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顺利完建,填补了我省大型储气设施的空白。

在聚力绿色低碳发展中厚积薄发

系统塑造能源产业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专业化发展的绿色成色更足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集团电力权益装机2040万千瓦,其中绿色电力装机超1600万千瓦、占比80%,年清洁发电5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煤15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00万吨。聚焦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延伸新材料链,加快推进10万吨工业硅、20万吨有机硅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服务支撑云南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赢。

二是绿色能源项目建设的成果更实

坚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绿色能源核心业务上,加快推进157万千瓦“8+3”风电、省级统筹1098万千瓦光伏资源等项目落地实施。30万千瓦通泉风电全容量并网发电,创全省“8+3”新能源风电首个开工、首个投产等“五个第一”;永宁75万千瓦风电实现首批13万千瓦风机并网发电。

三是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的质量更高

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强化绿色能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研发投入强度,2022年投入研发经费6.2亿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科创荣誉16项、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11项。


在优化治理深化改革中提升活力效率

推动管理提质、经营提效

一是融入治理管控

将ESG理念落实到战略、治理、内控等各个维度,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制定《各治理主体权责清单》,集成136项决策事项的决策主体、决策流程和行权依据,“决策必依单、单外不行权”,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全贯通、无遗漏、不错位。优化投资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按照企业类别、项目类型精准实施分类授权管控,提高项目决策效率。

二是融入组织变革

加快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编制,强化组织机构、能力与战略定位相匹配,打造“战略(党建)中心+专业板块运营”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深化总部“去机关化”和扁平化管理,以“五个增值”聚力打造价值型、效率型、服务型“三型”总部。强化所属企业卓越运营能力提升,以“五个增效”苦练内功、增强内劲。

三是融入整合重组

更加注重做强和做专,突出“一业务一主体”,加快推动内部产业板块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把优质的资源向优势的产业、优势的企业、优势的团队倾斜,构建大能源主业细分领域电力、新能源、资本、物流、新材料5大板块为支撑的新产业布局。深入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治理亏损子企业专项行动,对“两非”、“两资”,以及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的“三无”企业,精准识别、及时处置出清。


在强化社会价值创造中持续发力

构建共享共建、和谐共赢的“生态圈”

在怒江、昭通等地组建区域公司,累计投入20余亿元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创造长期就业岗位近千个,解决本土劳务用工5000余人;累计向全省贫困地区无偿捐赠扶贫资金超9亿元,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建立任期制契约化“1+6+3”工作体系,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0%;推动产业工人“荣誉亮起来、腰包鼓起来、腰杆硬起来”,实现技能人才薪酬改革成果27项,1126名技能人才实行职务职级并行管理。

集团多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企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所属上市公司云南能投荣获“ESG金牛奖双碳先锋企业”,成功发行3年期“双重ESG架构”绿色美元债券。

2022年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实现营收1716亿元、利润47亿元

合同额2873亿元,完成投资805亿元

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


构建质量建投

稳固高质量发展态势

勇担我省综合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任,全面参与全省“能通全通”、“互联互通”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目前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共45条,主线里程超3000公里,已运营高速公路14条,收费里程965公里。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项目,广南赛京等四大水库相继完工,弥泸等四大灌区项目有序推进,15个沿边行政村供水保障项目全部通水。全力参与我省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兴产业板块投资和海外项目投资,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履行同频共振。

坚持经营龙头地位不动摇,构建了省内、省外、境外市场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巩固9个已迁注州(市)子公司经营优势,做强7个新设州(市)子公司,省内市场布局持续优化。二级公司积极“走出去”,华中、西藏、新疆等区域市场持续巩固。全力推进境外投资、工程建设、跨境物流等项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截至目前,集团累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4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84项、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25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安装之星)49项,部省级优质工程奖600余项。

构建绿色建投

彰显高质量发展责任

全面推进绿色生产和应用,助力企业绿色转型。集团旗下云建绿砼公司打造了绿色厂区、绿色生产、绿色产品、新能源绿色低碳物流“多位一体”的绿色低碳建材产业园,建成了云南省首个“光伏发电+重卡充换储能源站+纯电动生产、运输设备”一体化的绿色新能源低碳物流体系示范产业园。

积极参与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林业生态扶贫、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矿山生态修复、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等绿色产业的投资和开发建设,顺应发展新趋势,成立云南建投绿美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拓展绿色产业。作为云南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投资建设主体,积极投身“湖泊革命”攻坚战,全面参与洱海、泸沽湖、抚仙湖等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高原明珠”水质持续向好。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实施在建林业生态扶贫项目共5个,造林面积合计将达50.65万亩。


构建数字建投

强化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科技项目立项6个,获得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518项、软件著作权8项、省部级科技奖26项、绿色科技示范工程10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1项,省部级BIM大赛奖11项。

持续优化升级“云上营家”平台,构建了以智慧供应链平台为支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化供应链商业生态圈。自主研发出“铝合金模板+爬架”为核心的工业化建造技术,建设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全自动智能化铝合金模板生产线。研发了钢-砼组合结构桥梁、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产品,成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祥云财富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上跨广大铁路和楚大高速双T构转体施工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构建清廉建投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以强化党的建设为根本,以清廉为发展保障,以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为抓手,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坚持日常监督和执纪问责同向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政治责任,全面履行好“两个责任”,切实将“清廉建投”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推动发展贯通起来。严明党的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全面实行监督执纪“红白榜”,在重大项目中推广建立“安全廉洁体验馆”,将廉洁文化和安全教育融会贯通,在重点项目打造廉政基地,深化拓展“阳光工程”、“廉洁工程”、“示范工程”。



构建幸福建投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目前共有35000余名劳动合同制员工,年度累计为52.33万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022年共选拔录用967名高校毕业生,是省属国有企业中招聘高校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企业。全年组织培训6193班次,参培人数超19万人次,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全年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慰问职工、农民工11.9万人次,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继续挂联帮扶昭通市昭阳区、大关县,曲靖市师宗县10个行政村(社区),选派31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投入专项帮扶资金227.16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6项,在特色产业打造、民俗文化传承、农田改造、光伏发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参与海外援建项目实施,承接了多个“小而美”项目,帮助东道国地方政府改善民生,加速减贫脱困。通过项目属地化管理,雇佣当地和第三国员工,培养了大量属地化技能人才。积极参与驻在国一系列的救灾抢险、物资捐赠等工作,在业务之外搭起了与当地社会民心相通的桥梁。


2022年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资产226.8亿元,营业收入316.3亿元

上缴税费1.86亿元

位列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第32位

行业领域内影响力和竞争力逐年攀升


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一是在高原湖泊治理上积极作为

在洱海流域累计流转1.6万亩土地,开展“水稻+”绿色有机种植,温室气体排放降低83%,生产全过程氮投入减少10%,磷投入减少55%,钾投入减少51%,助力解决洱海面源污染问题,打造保护洱海与保障粮食安全“双丰收”新模式。

二是在绿色产业发展上积极作为

整合组建农垦糖业集团、设施农业集团等产业化集团,抓好粮、胶、糖等绿色支柱产业平稳运营,提升花卉、茶叶、咖啡、核桃等产业的产业链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业务规模突破10亿元,被商务部评为“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三是在“绿色云品”品牌打造上积极作为

成立“绿色云品”营销中心,拓展终端消费市场,培育了“云啡”、“八角亭”、“洱海留香”、“云胶”等知名产品品牌,荣获绿色食品认证24个,有机产品认证11个,地理标志认证1个,绿色食品主业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做强粮食全产业,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天然橡胶产能布局优化和重大项目实施,稳定橡胶种植面积,所属云胶集团实现橡胶产量18.55万吨,持续巩固天然橡胶产业的支柱地位,保障橡胶国家战略物资安全。聚焦蔗糖产业,在保山、临沧、德宏以及缅甸等地加大蔗糖产业布局,助力永德县蔗糖产业恢复性发展,打造蔗糖产业链主企业。

二是服务和保障“云品出滇”

完成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交办的“云品入鲁”、“云品入沪”承办任务,带领200多家云南企业携上千种高原特色农产品出滇,全方位推介“绿色云品”。精准对接300多家大型采购商,30多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合作意向金额6亿元,打造“云品出滇”龙头企业。

三是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

持续做好江城县帮扶工作,为农户争取“期货+保险”赔偿资金455万元,惠及农户2311户,集团连续6年获省级单位定点帮扶考核最高等次“好”的评价。依托集团“绿色食品体验中心”,推动“一县一业”产业合作覆盖全省。

四是助力国际减贫脱贫

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建设,围绕中老铁路沿线加大产业布局,拓展国际业务,2022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元。在老挝实施国家级罂粟替代发展综合示范项目,辐射带动相关国家就业近5万人,为国际禁毒事业和减贫扶贫贡献云南农垦力量。

推进集团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坚持把“党建入章”和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与推动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有机结合,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集团落地落实。

二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强化“三会一层”履职行权的常态化监督,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全覆盖。

三是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主要目标任务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集聚资源做强做优主业产业,整合组建5户二级产业集团,搭建专业化运营平台,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2年

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紧紧围绕“环境、社会、治理”3个维度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立足环境责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环境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厚植亮绿底色

一年来,集团环境保护投入1455.5万元,同比增长71.8%;节能减排资金投入640.2万元,同比增长119.1%;清洁能源使用量2631.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5%;二氧化碳排放量7691.9吨,同比减少53.4%。

二是采取多种举措,促进节能减排

持续修订完善环保制度,探索“绿色园区”运营模式,打造天然绿色健康食品,研发新型节能设备,多措并举促进节能减排,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含绿量”,走好、走实“绿美云南”建设之路。由集团所属南天信息承建的“云南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项目,探索填补了云南省能源领域计量和碳计量技术短板,推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云南省计量数据的在线监测与分析应用,助力云南省智慧能源体系构建。平台自投入运营以来,已实现近千家企业、2万家公共服务机构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

聚焦社会责任

致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

集团所属博浩生物万寿菊叶黄素浸膏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行业第一,年均种植万寿菊20余万亩,覆盖曲靖市、红河州、文山州等16个县、50个乡镇,种植户每亩平均收入达4000—6000元,带动10万农户致富增收,铺就乡村振兴“黄金路”。

二是紧盯安全红线,筑牢安全底线

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69项举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职责,持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安全应急演练,开展安全文化宣贯,共同创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生产环境。一年来,集团安全生产投入资金3301.2万元,同比增长56.3%。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

三是关心关爱员工,构建幸福家园

2022年,BC贷集团不断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实现了上万员工收入稳定增长,与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吸纳高校毕业生350余人,积极履行国企社会担当。高度重视员工发展,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名师名室示范作用,培养技能人才队伍,助力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深耕治理责任

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持续固根铸魂

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锻造“清风育人 实业强企”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集团资产负债率2021年末为74.8%、2022年末为70.4%、截至2023年6月末为55.0%,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防风化债能力不断加强。

二是优化公司治理,筑牢发展根基

将合规理念嵌入公司治理,进一步明确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决策范围,理顺决策程序,提升决策科学性,确保依法依规决策;将合规要求融入内部管理体系,优化内控体系,覆盖21个业务领域,形成21个一级流程,152项二级流程,绘制流程图116个,明确400余个事项的审批权限。

三是锐意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圆满收官。加速资源整合,推动优势资源聚集,解决企业“小散弱”问题,逐步退出非主业产业,完成45户法人企业管理层级压减。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各级子企业166名经理层成员,签订“两书一协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保持高水平研发强度,推进生物医药、植物提取、金融科技、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产品研发与应用创新。一年来,集团研发经费投入6.17亿元,新增专利授权85件,较上年同比增长107%。

四是深化责任管理,提升履责能力

过去一年,ESG成果丰硕:南天信息荣获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2022 ESG金牛奖”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2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案例”;云植药业被授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慈善公益单位;产交所公司荣获第十二届春城金融博览会“2022年度云南省实体经济优质服务奖”、“2022年度云南省服务国企改革突出贡献奖”。


2022年

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进一步提升康旅集团社会责任管理能力

持续展现集团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推动企业创造更大的综合价值

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

一是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推动“党建入章”、“空白班组”、“空白车间”动态清零,实现基层党组织“应建尽建”动态全覆盖,建立集团党建品牌矩阵,选树7个集团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修订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总经理工作规则》,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基本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治理体系,有效保障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嵌入生产经营。

二是公司治理更加规范

全面落实《云南省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实施意见》要求,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经营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有效发挥,董事会各项重大战略决策事项得到执行落实。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内控培训、强化流程再造“四个强化”着手,推动集团内控体系、合规体系建设工作。梳理完成制度修编29项,组织4期宣贯1次宣讲,全面提升依法治企效能。

三是经营实绩持续向好

2022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8.4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呈逐步增长态势。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城开与环保板块50个项目复工复产,自身造血功能持续改善。推进降本增效、预算约束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全年大幅降低财务付现费用9.08亿元。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安全维稳等工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保障支付农民工工资约4.4亿元。

四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入

实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65项重点改革任务主体工作全部完成,推进109项措施解决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117项问题,紧扣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强化产业支撑,制定集团“3510”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文旅、酒店、物业板块业务整合和城投置业转型、云南水务改革发展工作,确保各业务板块业务进一步得到夯实。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致力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压实环保责任,完善绿色管理

编发《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手册》、《运营项目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细则及负面清单》等制度,全年召开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委员会工作会14次,在省属企业中首个尝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察,以5家二级单位所属的28个临山临湖项目作为巡察对象,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

二是发力环保产业,响应“双碳”目标

集团旗下的云南水务公司聚焦水务和固废两个业务模块,2022年,供水项目日处理总量约24万吨,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总量约326万吨,固废处理项目年处理总量为408万吨。宜良县日处理能力200吨生活垃圾的低温绝氧热解碳化工艺示范化工程项目开启试运营,水务智慧环境数字化平台顺利实现近百个分散式管理项目单元接入。2022年底,水务板块已授权专利4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9项,发明专利1项;固废板块已授权专利135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20项,软件著作专利4项。

三是守护绿色生态,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2年,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依托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打造的雨林学校被授予“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称号。迪庆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内生活的滇金丝猴数量增至23个种群3800只左右。文山普者黑景区内的鱼类资源从6年前的18种增至89种,湿地鸟类从142种增至208种。此外,康旅集团积极参与筹备COP15第二阶段会议,向世界展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2022年,康旅集团旗下城市更新公司大理绿玉文化片区安置房建设项目被评为“云南省建筑业第三批第一期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土储公司以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为突破口,探索推行科学化治理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构筑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生态旅游、产品等业态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忠实履行国企担当

竭诚奉献社会

一是融汇多元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截至2022年底,累计选派8名驻村工作队员,参与到丘北县双龙营村、马者龙村和普者黑村3个行政村定点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定点帮扶资金165万元,累计帮助双龙营镇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近105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75万元。

同时,依托景区发展优势,累计投入资金5.6亿元提质升级普者黑景区,将创建5A级景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开辟出一条“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之路。在西双版纳,得益于傣族园景区文旅产业的发展,勐罕镇特产走向了全国,促进了农民增收,2022年底勐罕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5万元,同比增长8.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香格里拉,普达措、虎跳峡、梅里等景区探索出一条旅游收入反哺社区居民的模式,极大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二是聚力健康产业,共筑美好生活

不断推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2022年6家医院门诊量368.82万人次。旗下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引入树兰院士团队优质资源,李兰娟院士名医工作室在市一院正式揭牌。丽江甘美安养中心实现揭牌试运营,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位老人入住体验。妇儿医院的互联网医院通过昆明市卫生健康委评审专家组的现场验收,成为全省首家非公立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三七科技完成三七数字化产业交易平台搭建,投入试运行。

三是助推教育事业发展

2022年,康旅集团旗下津桥学院录取新生报到人数2970人,同比增长334人,在校生实现10960人。委托管理的省国资委党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培训班次78期,总参训人数约8000人。同时,导流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及托育业务,申请成立云南省托育协会,打造托幼一体化示范园,延长幼教业务链。

四是履行国企担当,助力行业发展

投入约880万元资金配合执委会圆满保障旅交会、南博会成功举办,运营管理的“永不落幕的南博会”以全新姿态亮相,以数字技术向世界各地推荐云南特色商品和文化,促进南亚东南亚经贸合作再上台阶。发起成立“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旨在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